〈一〉
我们生活在校园里,生活在一种可能的、预设好的秩序之中。这种秩序提供了一种常态的界域,我们在这里和太多的熟悉之物相遇。所以,我们提倡走出校园,到广袤的大自然中去,到活生生的社会生活中去,并且依着一种久长的传统,管这叫作“体验生活”。“真正的生活在他方”,米兰·昆德拉脱口而出,述说了艺术行为的最为一般却又至为根本的道理。
体验生活,是艺术创作的光荣而又艰难的职业性特征。在艺术教育过程之中,这样做的意义绝不仅在于把课堂搬出课堂,选一个景色俱佳之处画几张写生。这些固然重要,甚至我们的许多感受,正是在写生的过程中获取和验证的。但更重要的是,我们由此在一个更为广阔的界域中,面向万事万物并有所体察。通过这种体察,我们真实地认识事物,认识生活;通过这种体察,我们开始思考,并开启自身;通过这种体察,我们得以在人与世界同在的根源之处,去遭遇所有可能的问题。
〈二〉
由此我想到同样座落在巴黎郊外的莫奈花园和凡高故居。那是多么相同而又不同的两个地方。
莫奈的花园坐落在一个风景秀丽的山谷中,有精致的花园小径,有蜿蜒的柳溪荷塘,极尽大自然的丰繁与茂盛。参观的当天,下了一场雨,可是很快,阳光又加倍地照耀着这片花园,晶莹的枝叶上,闪着莫奈式的光辉。这是一片邀宠阳光的花园,一片制造阳光般亮丽的特殊之地。人们所置身其中的不仅是莫奈的花园,更是莫奈的世界。
凡高的故居远不如莫奈花园那般热闹,颇有几分寂寞,如果你不细打听,甚至无法寻觅凡高生前的足迹。当你循着路人的指导,细细地观察,才会在车站旁、村巷口、四周的田野上,看到晨风中树立着的木牌,牌子上贴着凡高当年在此地写生的画作。秉着这些不朽的画面,你可以依稀辨析着眼前的景物与凡高的世界的异同,并由于两者间认同的差距,体察到我们和这颗伟大而不安的灵魂之间的距离。凡高那双灼热的双眼在他的不朽之作中燃烧,并点燃着脚下的大地,照亮着后来者的心胸。
莫奈的花园自始至终漾溢着欢愉和快乐,他唱着绮丽的阳光之歌,创造了人的乐园,把万事万物融入热烈而流动的华彩之中。凡高的故居却以它的平凡和真实,保持着肃穆的宁静和矜持。凡高有如燃烧的阳光之歌,带着永恒的浓厚和倔强,塑造神一般的界域。如果说莫奈的花园是莫奈式的令人亲热的阳光花园;那么,凡高的大地却因几分陌生、几分疏远而不易亲近。
〈三〉
莫奈和凡高,都是直接在大自然中锤炼了自己的艺术本性。在那里,他们和自然彼此相遇、互为塑造。自然开启着他们,他们又揭示了某种自然的精神本象。在这一点上,在对大自然用心体察的这一根源点上,他们是相通的。
但是,我们又分明看到了莫奈花园与莫奈之间比凡高故居与凡高之间有着更为显著的相谐相和的地方。莫奈的花园就是为莫奈度身定制,根据他的作品,我们可以象旧地重游般地历数各处景点。在墙角边、流水中、草尖上,我们可以看到莫奈那跃动着阳光的双眼,在田陌旁、小径上、花架下,我们可以感受到这位自然之手与这片土地相融相亲的足音。一方面,我们置身于这片园林的现实阳光之中;另一方面,我们又坠入莫奈的作品世界之中;这两方面如此统一、叠合成双重之网,我们无法脱离视觉上的阳光迷幻。但是,在凡高故居那边,一切都是那样平凡,被一片表面的宁静遮蔽着。只有当我们的内心被凡高的作品世界照耀的时候,只有当我们的双眼被作品中那种不安而亢奋的光芒穿透的时候,才可能越过那种距离感,加倍地感受到真实被瞬间开启的坠落和不安。我们感到的不是外在的照耀,而是一种内在的点燃。由此,我们开始和这一片平凡大地一道,随着凡高的笔触去追逐大地上的燃烧;由此,我们的内心和这颗伟大灵魂一道,深深地堕入万劫不复的躁动和真实的追问之中。如果说莫奈的世界是属于庭院的,是属于庭院里的阳光的;那么凡高的世界则是属于大地的,是属于大地上燃烧着的生命的。
由此,我们似乎感受到了体验生活的两条道路。莫奈的道途上,人与世界相谐相和,甚至是可以互为逆转的。阳光赋予莫奈一双不凡的眼睛,莫奈则将人类带入那一片明艳的阳光。于是人们不仅在莫奈花园之中,而且在所有的大自然的界域里,看到了阳光和阳光下斑烂的色彩。凡高走的是一条“险”途,他更象一个斗士,与眼前的一切抗争,并为笔下的万物注入一种抗争和不安的力量。他甚至以一种虔诚而顽强的生命之思,通过对平凡事物“异乎寻常”的追问,而使事物转变成为“异乎寻常之事物”。这是一个重铸生命的世界,这个世界不是用眼睛去寻找的,而是用整个生命来兑现和换牍的。
〈四〉
让我们把视线转向今天的界域。我们所面临的大困惑,是当了解了诸位先师的业绩并由此掌握了一定的知识学基础的时候,我们又如何能够“是其所是”的面向事物本身,来开启自己,换言之,在写生的过程中,在与自然互为开启的遭遇之中,我们如何深受先师们的启发,而又不受那些即成事实的束缚。这与其说是一个问题,不如说是一份深切而久远的提醒。这就是前面提到的体察的重要之处。从莫奈和凡高那里,我们得到的最有益的提示是:爱大地,爱生活,虔诚地去爱;无论象莫奈那般与之和谐,还是象凡高那般与之抗争。
2000年11月草于巴黎机场
完稿于柏林碧塔尼亚
Copyright Reserved 2000-2024 雅昌艺术网 版权所有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粤)B2-20030053广播电视制作经营许可证(粤)字第717号企业法人营业执照
京公网安备 11011302000792号粤ICP备17056390号-4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909402号互联网域名注册证书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粤网文[2018]3670-1221号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总)网出证(粤)字第021号出版物经营许可证可信网站验证服务证书201204050302385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