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昌首页
求购单(0) 消息
许江首页资讯资讯详细

【动态】“眺望城市”评“都市营造”2002年上海双年展

2007-01-26 08:52:57 来源:上海美术馆作者:许江
A-A+

  上海双年展趋今已经第四届,从第一届“开放的空间”、第二届“融合与拓展”到第三届“海上.上海”,双年展受到上海市政府的重视和关心,受到城市各届的关注和支持,逐渐发展成为今天上海城市文化的一种形象,成为中国和亚洲地区双年展的重要代表,并日益引起全球艺坛的关注。

  上海是中国和世界的大城。当人们逡巡于浦江侧畔,一边是上个世纪二、三十年代的殖民色彩的城市轮廓线,另一边是世纪之交的具有国际风范的摩天楼群,没有比这两道夹江而望的历史天际线更能说明一个都市的发展和变迁,更能引发现代都市建造历史中的种种联想和慨叹。今天,关于都市建设的问题,越来越受到全社会的关怀,甚至成为全民性共同关怀的首要问题之一。因此,早在2001年下半年,双年展学术委员会经过广泛征求意见,就同意了策展小组的建议,确定第四届双年展的主题为“都市营造”。

  关于双年展主题
 
  中国城市的巨大变迁,中国都市化建设进程的迅疾发展,极大地改善着都市人群的居住和工作环境,同时也悄然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方式。因此,当人们讨论都市建设之类的问题的时候,已经不仅仅思考一般的城市环境设计、功能设计的问题,也不仅仅关注建筑艺术的泛美学讨论,而是涉入社会学、人类学等整体文化观照下的都市生态的综合考察,是关系到现代都市人群对于自我生存空间的历史性的思索和追问。“都市营造”的主题强调从整体文化的角度,以视觉的形式语言,来思考和表现与都市建设相关的种种问题。

  都市是一个综合的范畴。从时间的角度,它涉入都市历史、都市现状、都市未来;从形态的角度,它关涉到都市规划、都市建筑、都市自然环境、都市精神特质,从人类学研究的角度,它又与都市文脉、都市人群、都市身份相关。都市是都市人群的家园。一方面我们受惠于变化后的城市空间、交通、居住环境的改善,另一方面又为在变化中消逝的小巷、四合院、石库门和同时渐渐消逝的传统人居的亲熟关系、人与树、屋与山水之间的自然尺度而忧心忡忡。当我们逡巡在被迅速改造成新城的老城区的时候,当我们面对崛起的摩天楼群的时候,当我们呼吸着都市熟悉却又趋同的空气的时候,总有几分罔然。我们希望依托上海这个巨大的都市母体,来思考在都市环境条件下都市人群的生存本质和生存状态;思考现代都市形成的历史及种种不确定的因素;思考都市建设中普世性的技术要求所带来的和可能带来的异化现象。都市的思考之源在于都市自身,我们希望当观众从这里回望都市,将获得某些新的思考的品质。

  “营造”一词是主题的另一关键。我们尝试着从形上和形下两个维度,来确认“营”和“造”的含义,主要是想发掘中国传统营造本身所具有的整体文化的关怀识度,来消解都市趋同化的问题,并由此提供给“都市空间”这一全球性境域以一种独特的东方式的策略和思路。在新一代的都市青年渐渐走上了社会舞台的时候,这一思想的提出尤为重要。

  都市塑造都市人记忆

  建筑是凝固的历史。没有什么事物能象建筑那样作为一个历史时代的标志物而直呈于当今之世,也没有什么人造物能象建筑那样襁褓般地拥围着我们,向我们述说地球家园的情致。建筑以它时代和地缘的多样性,构画着人类不同群落生存的多样性,形成了我们称之为家园的基本形象。正是这种多样性塑造了地球家园的丰富性,并以一种特殊的时间记忆自领风骚,展示风采。但是,随着城市和乡村的都市化进程的飞速发展,随着一种全球共同的功能性技术指标体系的传蔓,中国的城市变得崭新而划一,很多陈旧破落的老城区,一下子变得年轻,有如新拓的市区,而真正的市郊,在近二十年的急骤短促的建筑轮汰之中,呈现出似是而非、却又千篇一律的模式。城市的历史仿佛被拦腰截数断,那与自然环境氤氲而生的种种不同的城市格局,被横平竖直的宽广大马路代替。迅疾成长的高楼,记载着工业时代来临的激情。许多留着匆忙痕迹的新建筑,似乎从标准工厂中批发生产而来,带着种种先天的不周。正如列维·斯特劳斯所一针见血地指出:这些街区“它们唯一可以引以为傲的就是它们的年轻,一种一瞬即逝的特质”。 这种特质消耗了建筑所应有的时间的印记以及由之而来的亘古常新的生命意义。许多城市仿佛一下子脱去陈旧却绕有特色的老外套,换上一种所谓“现代”的标准制服。正是这样的制服,使得我们在享受新规划建筑的种种便利的同时,不得不面对这样一个悖论:要么是破旧的老房子,要么是“现代”的新高楼;要么呆立于历史时间的旧刻度中,要么站在一个新时代的零点之上。我们似乎别无选择。

  许多城市的许多街区在换上新装之后,突然失去了时间的记忆。没有特色,没有乡愁,彼此相同,地平线上的城市轮廓何其相似,城市在急促的汰换之中,汰灭昨天,梦想明天,今天却只是匆匆过客。这过客般的建筑失去身份的印记,失去大地的“姓氏”,失去地球家园那建筑生态中特殊“科类”的亲族关系。虽然,新街区的建筑很“新”,但那种割断地缘关系的“新”在狂热的示新过后,迅速地消耗着泊来的能量,因此总是显得那样孤单而病态。“它们永远年轻,但从不健康。”

  这样地描述迅速汰旧更新的城市似乎有失公允。我们只是想从家园的角度,表达那种悠远而深遂的乡愁,并以此为识度来品评那些所谓“共同“的技术指标和由之产生的趋同化的新建筑。同时,如是述说的目的也不在于让城市的营造止步于老房子的修葺和复制。任何赋予“地方色彩”的意图,都应当不仅是一种装饰,而且应当是在结构上与大地有着更为本源的联系。“当我们理解现代文明的首要因素——机器不仅在进行自身的标准化,也在使整个世界标准化时”, 我们对之就不会感到奇怪,但却格外担心:当我们改造城市的时候,生活于斯的角色也同时被改造。那些从单一的混凝土建筑丛林中熏养出来的人们,那些未能在传统特色的坊巷和井市中、未能在亲近自然的界域中得到化育和滋养的人们,如何理解今天的“家园”,如何理解城市在应对变迁时所表达出来的深遂的乡愁,又如何执守具有文化品格的个性精神,从而真正品味诗意栖居的深义呢?从某种意义上讲,都市的记忆即是都市人的记忆,都市人的历史和身份的精神印记。能够将这种都市的精神记忆、都市的文化品格传承下去、发扬光大的恰是都市人群本身。

  历史文脉的引领

  城市的历史文脉是一种若隐若显、需要发掘和追寻的东西。它象一种基因,隐没在血液中,但在每个成长阶段都会在各个部位上悄然显形。城市的变化和成长则是这种曾发生、正在发生和将要发生的城市之存在的显象。就如我们人,人到中年,带着青年的痕迹,又昭示着将来。这种痕迹和昭示是在我们的品貌和言行之中显露出来,而在城市那里,这种流变必须是共时性显现,或者说是共时性的综合显现。

  上海的洋泾滨历史上是上海的一条普通的河,后来它成了英租界南缘的界河,同时也成了两种社会制度的界河,“东方”和“西方”的界河。随着华人拥入租界,华洋杂处已事实形成,由于迅速膨胀的人口,租界之间的频繁往来,滨河被填平造路。取何路名,一番争论,最后成了以英王命名、以法文拼写的中国大马路:爱丽诗路。上海解放后更名延安路,革命圣地之路。改革开放之后,这里又建高架路,延安路高架桥。由一条河,变成一条马路,又变成一条空中通衢大道,这不仅是一条路的历史,而且是映照着城市成长的城市发展史。

  从这里,我们不仅强烈地感受到上海城市的结构性变化,同时,也感到上海或者说以上海为代表的现代城市的营造风尚:趋高性。早在上世纪三十年就有人提到这种“uberword mobility”向上流动性。这个成长史中拌和着上海特有的各个阶段的城市历史片断,隐含着上海与生俱来的国际化都市的历史命运,还有它可能有的国际性、开放性、综合性以及这些特性在各个历史阶段自我显象的历史机缘。我们如何能从渐趋消逝、却还一息尚存的建筑片断中辨识这种历史的脉络,从而理解城市营造的深刻的机缘呢?

  历史文脉和城市建筑之间是互为映证的。在城市规划中,人们总是思考如何让历史文脉在未来城市建设之上显形。显形不是复制,不是一成不变。城市在发展,城市建设的命题在发展,现代人群的结构和愿望也在发展。重要是的如何确认这种历史文脉。这种文脉不应是僵化的、样式化的东西,而应是一种不断地生成着的城市历史的延绵;是与今天生活直接相关的活的资源;是都市人群关于城市变迁的限制与发展的了然和允诺。我们要保护那些鲜活的直观的印记,并让这种记忆转化为新一代都市主体的精神认同,转化为正在发生之中的具体的精神和物质要求。我们绝不是主张刻意制造那些文化碎片,而是要让那些碎片能够连辍起来,形成一个连贯的、能够持续发生的、可资再造和深化的精神因素。这里的记忆既指各成长阶段城市建筑的保护,也指各历史阶段建筑所共同形成的一以贯之的精神气质,以及与新街区、新建筑营造之间的可能的联系,那样一种历史精神的机缘和归宿。

  本届双年届的筹备过程实质上就是一个关于都市营造的思考和讨论的过程。许多参展艺术家和建筑师对都市营造的主题有着长期的积累和思索。艺术家和建筑师思索的角度各不相同,却呈现了互为引领的态势。这种态势就是:对都市人群的原生状态的关注;对都市地缘文脉的资源性的学术研究和把握;对人与世界的因缘关系的体认和追问。这种特征让人们想起上届双年展所反复提示的“一种特殊的现代性”,一种立足多元资源来回望自身的现代性。展览中的艺术作品以其生动的形象和综合的样式,充分表现了这方面的思想锋芒。这也许正是上海双年展区别于其它双年展的基本的学术策略。

  去年我在西湖边的雕塑邀请展上制作了一件作品。那是一个简单却有几分庞大的长筒望远镜,镜头指向湖东对岸的杭州城。观众从镜头中看到的却是筒内小屏幕上的短片,这个短片再现了90年代、80年代、70年代、60年代及50年代的这同一角度的远眺景观。这是关于城市景观历史的回望,它引领的将是大家对家园变迁的回忆和品评。据说展览期间,许多观众排着长队观看,毕竟,大众最关心自己的家园。我以这件作品的描述来结束本文,意在以同样眺望的姿态、同样深切的乡愁,寄望于本届双年展和当代中国的都市营造。
                                         2002.10.1

                                许江于西湖南山


该艺术家网站隶属于北京雅昌艺术网有限公司,主要作为艺术信息、艺术展示、艺术文化推广的专业艺术网站。以世界文艺为核心,促进我国文艺的发展与交流。旨在传播艺术,创造艺术,运用艺术,推动中国文化艺术的全面发展。

联系电话:400-601-8111-1-1地址:北京市顺义区金马工业园区达盛路3号新北京雅昌艺术中心

返回顶部
关闭
微官网二维码

许江

扫一扫上面的二维码图形
就可以关注我的手机官网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