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昌首页
求购单(0) 消息
许江首页资讯资讯详细

【动态】【雅昌专稿】如何登上中国美术学院校史榜?

2020-08-26 22:24:07 来源:雅昌原创专稿作者:邹萍 
A-A+

7obzX4JluIK1x4eop7IdVJ5aZ78hCH6Jj8ysmWaX.jpg

“怀同样心愿者 无别离”许江 2020.8.11

以史为鉴,可知兴替。

着眼未来,无惧重启。

92岁的中国美术学院校史峥嵘,名星闪耀,然校史锻造永在“发生”,故任何当下都是过往,所有发生皆为序章。因此,每位热爱“国美”的人都是校史的潜在锻造者,亦会在这里烙下专属成长印记。

“其实历史就是由人组成、由人创造的,校史亦然。我觉得《湖山志》和《国美日历》就是着眼、记录一个个活生生的人,他们创造了中国美院的历史,同时也是中国美院历史的一部分。”《湖山志》执行主编刘元玺这样说,此言实在。“历史处处令人感动,却又是最可爱的,因为人是可爱的,让人心生怜爱,不忍舍弃。”

每段校史,窥得的实是不同背景下的教育生态,以“曾经”焕发先贤荣耀,湖山之志永存。

一校之名,最终都取决于当下每一个你和我,用“未来”填充预留空白,国美日历已启。

你,准备好了吗?

望境湖山

西子湖畔的这所美院,已经92岁了。

中国美术学院校友会的会长和《湖山志》的主编是许江,在他看来,国美的湖山情志绝非虚设。此地林山,先贤溢满,湖山铺就的人文往迹让美院于风神中屡有“逐迹”的体验。“如是湖山,不仅是家园,更是心性。”

TrzM2PwQwXcuRHtOtOa1owTDzazF3cXvETExY0ef.jpg

1928年的西湖之畔迎来了国立艺术院的成立,即今中国美术学院的前身,彼时蔡元培先生英姿勃发、高瞻远瞩,让中国当时唯一的一所综合性国立高等艺术学府与青山同歌,与绿水共居。92年来,无数校友同仁“为艺术战”的志魄精神数代绵延,这些珍宝随着时间的打磨将焕发愈加璀璨的光芒,亦将赋予后人足够的时间去认真思考人生,也让他们有机会用实践去检验那些大胆、新奇甚至疯狂的猜想。

因为,一旦“看见”了世界上那么多优秀的人,他们才开始有了靠近的动力。

“我们是永在的创造文化的力量。”吕凤子校长给毕业生赠言时如此说。“人生苦短,一个人的短暂生命将在学问的长河中得以延续。”知名学者范景中也说,“好的大学都有它的家底,大学的光荣,大学的魄力,大学的命脉,全在这个家底上。”

我们要现实,也需更浪漫。

xyKF4TV6CuaS5LB529qcjfn87YrbMzVVehPtsRxD.jpg

中国美术学院校友会会刊《湖山志》当下已出版两辑,汇珍聚宝,以“师道、课徒、识见、文思、忆旧、悼怀、钩沉”七章,撷师生之道,言天地之志。

这里,有很多先生们的过往。如朱维明1959年至1964年在这里学习了五年制的本科版画,毕业后在云南工作一段时间后,于1978年至1980年在浙江美术学院版画研究班深造。赵延年是他的主课老师和指导老师之一,对他有大量的授课和辅导,他对此其实有过十分详细的笔录和记载。作为知名版画艺术家,赵延年早已名声在外,但关于他的教师身份的相关信息,其实并不算多。《湖山志》中,朱维明特录先生授课辑要成文,重新“晒一晒”,“犹如重开眼界。”在他的笔下,赵先生谈人物形象塑造、色彩在版画中的运用,也谈观察生活和木刻刀法,语句朴实又生动到位。

这里,亦含独到经验。如诸乐三谈临摹:“我们为什么要临摹呢?真的同一般人所谓临摹就是做古人的奴隶吗?这完全是错误的观念。中国画的特点就是笔墨,和各种表现物体的方法,即如西洋画以黑白表现物体的方法相同的,西洋画为了练习技巧,基本功夫是素描,他们的临本就是石膏人体,功用是同中国画的临摹(名人作品)是相同的。我们如果不在临摹上下过功夫,等于就沙建、筑屋。所以古人学画没有不刻意临摹的。”

人间星河滚烫,他们才是温柔理想。

SdI6pevtcZVXZr6MwDc0dMv2eudgvav6aC6ii1kv.jpg

君生我未生,

我生君已老,

君恨我生迟,

我恨君生早。

无论在校师生还是各地校友,俱以母校悠远浩瀚之历史为荣,以先辈高山仰止之风神为尚。

《湖山志》是校友志,也是先贤志,更是国美志。

所谓钩深致远,大道不衰。

国美日历

92年的国美时光,锻造了多少刻骨铭心的记忆?

1950年进入国美的全山石还记得自己当年当老师时,总是穿着皮鞋走路,本来嘻嘻哈哈的教室里一听到全老师的脚步声就立刻鸦雀无声,学生许江到现在还记着这个情景,全老师也因此得名“老猫”。

1978年入学国美中国画系研究生的闵学林小时候就住在西泠印社圆洞门与楼外楼之间的小楼里,离孤山不远,他忆当时,认为雪景最动人:“降雪的天空敞开着,去放鹤亭踏雪寻梅,亦空亦有,不知梅花是雪,还是雪是梅花,如同漫天纷扬飞舞着的梅花,枝头生长怒放着雪花一般。”

KtU6uJn9NEJTf5SzQE7eFd42LwG5lUVnLOo2Gy7w.jpg

20世纪30年代初 国立杭州艺专演出活动

今年103岁的校友胡梅秀1936年进入国立杭州艺专求学,1941年毕业时,和同届同学朱德群、刘依闻、闵希文等一起聆听了吕凤子校长的临别赠言。就在去年,校友们去看望她时,她还一直念叨着“学校到哪里,我就到哪里,一直到毕业为止,我不离开学校的。”也还记得当年潘天寿给她上过课:“潘天寿老师很踏实的,不讲话的,不出声的。”又忆起吃饭时的情景:“潘天寿老师吃饭跟我们一桌子,菜都不大吃,让我们学生吃,很好的,很踏实。”

1953年8月,潘锡柔来到学院,上午办完入学手续,挂上新发放的横排校徽后,就跑去隔壁楼外楼菜馆前的西湖边观赏极佳的绿水青山。当时他心中想起的便是老家一穷酸秀才常说的一句话:“上有天堂,下有苏杭,不到苏杭,死了冤枉。”

这些真实的生活情景,是不是很暗合现在很多师生的心声?南山校区邪恶的蚊子和无限涟漪的西湖,象山校区总也找不到的厕所和魅力独到的建筑,教室满载时的叽叽喳喳,某处阳光恰好的回眸,以及最优背景墙的红房子……就读和毕业于中国美术学院的每个人都有着专属的“国美记忆”。

BMtHtnfcOIkg1itI1ZK4rVxaEWghcgYH4VNiSj6B.jpg

1933年 艺专剧社演出《西施》第一幕

可能,历史就总是这样重复或叠加,过去的某些事件日后再看,有时别样,有时又无恙,真是奇妙。

2019年12月,中国美术学院杰出校友、浙派人物画领军人物方增先逝世。消息传来,许江心悲恸,夜难眠。“准确地说,它(浙派人物画)不是一个流派,而是一个充满地域特征和时代特征的精神共同体。这个精神共同体有着共同教育的摇床,含着相近的知识视野和专业境域,背负着共同的时代赋予的精神理想。

如今,这群“精神共同体”依然在湖山之畔不断生发。九十二载春秋随流水流过,中国美术学院的时光定格于不同记忆,有情窦初开,亦有悲伤哀愁,但无论如何,这些“逝去”的时光不逝,不论过去的青春还是正值的当下,每段回忆都能通过图文复刻那时日月,为何不让“我”的记忆变成“国美”的记忆?而你的长情,也应该被记住。

n1C8ttOGEPYnVc2hGrfvnt8ddOCcIccKOZJqh9DI.jpg

1938年 国立艺专的河南同乡游泳队在沅江

以日为印,踏年而记。虽当下阅读已越来越多聚焦在电子领域,但纸质的存在质感一直被众人所宝,指尖温度和页页翻嗦之韵无可替代。首期《国美日历》项目已经启动,一代又一代的记忆将于暑期集结,共筑一份2021年的《国美日历》,填满2021年的365日,将你一路踏来时的脚印永久刻存在属于你自己的那一页。

pTTQdRrRSWEU50fggfcabeqtdFXY4BdB7f68m0W8.jpg

国美日历,大学望境。这365页的《国美日历》必将成为属于你的“博物馆”,而当世界不同角落的读者翻开《国美日历》时,更可感知国之大美。

你,还不来?

BXPNYzkgnHKdVSl2tEYSQPV5MFg2u8ZtvPUHRC7A.png

注:《国美日历》投稿截稿时间:2020年8月31日,具体投稿信息可关注中国美术学院校友会官方微信号。本文图片亦源自此官微。

 


该艺术家网站隶属于北京雅昌艺术网有限公司,主要作为艺术信息、艺术展示、艺术文化推广的专业艺术网站。以世界文艺为核心,促进我国文艺的发展与交流。旨在传播艺术,创造艺术,运用艺术,推动中国文化艺术的全面发展。

联系电话:400-601-8111-1-1地址:北京市顺义区金马工业园区达盛路3号新北京雅昌艺术中心

返回顶部
关闭
微官网二维码

许江

扫一扫上面的二维码图形
就可以关注我的手机官网

分享到: